泉港是一座有著光榮雙擁傳統的城市,這里有革命老區鎮涂嶺鎮,全鎮21個村都是革命基點村;這里曾涌現出陳平山、吳敦仁、陳春三等一大批革命志士,目前,全區有革命烈士65名,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8000多名。
做好雙擁工作,既是賡續紅色基因,亦是時代需求。近年來,泉港區始終堅持“以退役軍人為中心”工作理念,持續鞏固雙擁工作成果,落實落細相關舉措,推動“崇軍擁軍”優良傳統和退役軍人事務工作高質量發展,斬獲省級雙擁模范城“六連冠”。
山高水遠
阻不斷軍民風雨同舟
“臺風要來了,快快回港避風……”7月25日,在泉港區峰尾鎮誠峰國家一級漁港,退伍軍人加緊幫助漁民緊固漁船纜繩,引導海上作業漁船回港避風。
“一、二、三……一、二、三……”7月28日,退役軍人聞“風”而動,協力對臺風刮倒的樹木進行清理,充分展現防抗臺風第一線退役軍人的責任與擔當。
越是困難的情況,越能增強軍民同舟共濟的凝聚力;越是危險的時刻,越能體現軍民情同魚水的真感情。超強臺風“杜蘇芮”來襲期間,泉港軍民齊心協力防風防汛搶險救災,同時部分縣(市、區)集合社會各界力量“硬核”馳援泉港,與泉港人民攜手恢復家園。
7月30日,緊急馳援泉港的三明市森林消防救援支隊趕赴界山鎮鳩林村,協助做好臺風災后恢復重建;7月31日,30多名部隊官兵聞令而動、迅速集結,在涂嶺鎮五社村上黃自然村架設起一座長30米、寬3米的重型機械舟橋,解決了該村上黃橋損毀影響群眾出行安全問題……
臺風來臨前夕,幾名退伍軍人幫助峰尾鎮養殖戶緊固作業船只纜繩
長期以來,泉港區大力發揚擁軍優屬、擁政愛民的光榮傳統,秉持軍民“同呼吸、共命運、心連心”的歷史傳承,軍民之間結下深厚情誼。
不忘老兵
構建15分鐘服務圈
“您好,需要咨詢哪些業務?”“我想了解一下轉業后的就業安置情況。”在泉港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,經常有退伍老兵和軍屬前來咨詢和辦理業務。“看到服務中心的牌子,就像找到了‘娘家’一樣。”退役老兵老莊辦理完業務后感慨地說。
據了解,該中心位于泉港城區中興街繁華地段,大廳面積200多平方米,內設咨詢室、法律援助室、老兵茶聊室,以及就業創業、優撫幫扶、來訪接待等多個服務窗口,集成所有退役軍人服務項目,推行“網格化+信息化”管理模式,實現“一中心通辦”“一站式服務”。截至目前,該中心已為600多名退役軍人、60余名軍屬辦理事項800多個。
退役軍人聞“風”而動,協力對臺風刮倒的樹木進行清理
為確保退役軍人訴求有渠道、解困有平臺、活動有場地、服務有保障,不斷增強退役軍人榮譽感、歸屬感、獲得感,泉港區推動實現退役軍人服務中心(站)全覆蓋建設。經過幾年來的建設發展,轄區退役軍人基層服務站點從無到有、從有到優,達到示范型標準。目前區、鎮(街道)均已通過全國示范型服務中心(站)審核評定,全區各村(社區)均已建立退役軍人服務中心(站),構建起全面覆蓋的退役軍人15分鐘服務圈。其中2個鎮級服務站獲評“省級百家紅色退役軍人服務站”,3個村級服務站評為全省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建設“五有”先進單位。
建好服務陣地是基礎,落實保障政策是關鍵。近年來,泉港區在加快布局退役軍人服務站點的同時,也持續優化服務保障措施。全市首張退役軍人優待證在泉港辦理,定向資助困難退役軍人子女就學,走訪慰問重點優撫對象,組織軍休人員及無軍籍職工參加健康體檢……一系列優撫措施落地有聲,讓退役軍人獲得感“成色更足”。2022年以來,該區為110名符合條件的農村籍退役士兵采集、錄入信息,確保按時領取生活補助;及時跟進政策調整,為2700名撫恤對象發放撫恤和生活補助資金3700萬元;為24名重點優撫對象提供醫療二次補助7萬元,緩解醫療負擔。
心系發展
鋪開建功大舞臺
在福建聯合石化消防支隊,退役軍人郭小威正在進行消防應急救援技能訓練。在今年3月份舉行的泉港區2023年退役軍人專場招聘會上,他找到了這份心儀的工作。
這場招聘活動,由泉港區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合區武裝部、人社局、總工會等部門共同舉辦,吸引了天辰(泉州)新材料、凱美特氣、百宏石化等62家企事業單位參加,提供就業崗位370余個,涵蓋管理、服務、技術等多個類別,涉及后勤、工程、安保、駕駛員等多個工種,用工需求近2200余人。近300名退役軍人及軍人家屬到場參加,達成就業意向110余人。
組織專場招聘會、引入企業建設就業創業園區……這是泉港區全力做好退役軍人事務領域穩就業保民生、防風險促穩定各項工作的積極回應。近年來,為了讓退役軍人退役不褪色,有新的“用武之地”,該區在搭建服務平臺、開展技能培訓、優化創業環境、廣泛宣傳政策等方面下功夫,全力抓好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服務工作。
退役軍人專場招聘會現場
2022年至今,該區組織部、編辦、人社、國資委等部門,通過“陽光選崗”方式,妥善將13名符合政策的轉業士官安置在相關部門。全力抓好2家市級授牌就業創業園區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工作,幫助8名退役軍人提升學歷、6名參與技能培訓;充分利用泉港航運職業中專學校教培資源,培訓退役軍人68名。支持和動員退役軍人向更高平臺亮技,退役軍人企業家劉清良先后獲得省、市退役軍人創業創新大賽一等獎和全國優勝獎。成立全市首家金融“擁軍驛站”,為現役和退役軍人量身打造“軍字號”金融服務產品助力輕裝創業,累計發放貸款5000余萬元。為112名自主就業退役士兵發放一次性經濟補助金約619萬元,扎實做好安置就業工作。
同時,該區積極發揮正向激勵作用,為退役軍人鋪開建功立業大舞臺。探索建立“兵支書”培養選拔任用機制,全區培育鄉村“兵支書”10人、“兵兩委”54人,動員退役軍人投身鄉村振興主戰場。打造“泉港退役軍人”志愿服務品牌,發動2500人次退役軍人志愿者參與疫情防控、防抗臺風、應急救援等志愿服務。(通訊員郭菲凡林弘梫肖斌 林黎陽 蔡煥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