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第5號臺風“杜蘇芮”登陸福建后,給德化帶來強降雨,期間,德化縣臨水、低洼區域多處受淹,但不到一天時間,積水迅速消退。除了各大水庫的預排預泄,以及浐溪城區河段提前開閘泄洪,騰出庫容外,也緣于各大防洪工程、河道治理、安全生態水系等水利項目建設,防洪標準得到大程度提升。
河道整治 提升防洪能力
7月31日,走進德化上涌鎮曾坂村,受第5號臺風影響而暴漲的水位已退回正常水位線,河道水流平緩、通暢。
“這次臺風,上涌鎮短歷時降雨量比‘莫蘭蒂’時多得多,但這次洪水消退得很快。”上涌鎮黨委書記林其糧告訴記者,主要得益于這幾年來上涌鎮持續推進河道整治,讓河道變得更寬、河堤更牢固,排洪能力也更強了。
上涌鎮歷來有德化米倉之稱,涌溪穿鎮而過,給上涌帶來充沛的滋養。但因地處洼地,山區山洪頻發,特別是2016年,受強臺風“莫蘭蒂”和“鲇魚”及持續強降水影響,涌溪上涌鎮河段暴發洪水,小溪變成了洶涌奔騰的大河,造成上百座民房受損,多處堤岸、水渠、橋梁被毀。
“不根本解決涌溪河道整治問題,類似的災害還會年復一年地出現。”林其糧說,要根本解決涌溪洪水泛濫的問題,就必須進行河道清淤和整體整治。當年,上涌鎮投入80多萬元,對涌溪關鍵河灘部位進行清淤約6萬立方米,砍伐、清運沿溪兩側竹子25萬多根,提高行洪能力。與此同時,上涌鎮還將轄區的云路、劉坑、下涌、山茶等河段捆綁生成“德化縣涌溪上涌鎮下涌段河道整治工程”。至目前,該鎮累計投資1.2億元,按照10年一遇防洪標準設計,完成總長12公里的涌溪上涌鎮河道進行整治。
如今,涌溪上涌鎮河段已被提升成為安全生態水系,沿岸鋪設步道,公園串聯。周邊的村民,不僅不再擔心洪水,住得還更舒心。經歷了臺風“莫蘭蒂”和“杜蘇芮”的曾坂村村民曾憲南感慨道:“如果當年‘莫蘭蒂’時,有現在這樣的河道,河水一定不會漫上來。”
記者了解到,今明兩年,上涌鎮將再投入5000多萬元,對桂林片區的河道進一步地加強整治,同時針對涌溪上涌鎮河段的一些薄弱環節進行整體提升。
涌溪上涌鎮河段整治,是德化縣實施中小河流治理和安全生態水系項目的一個縮影。據了解,2018年以來,德化縣累計投資3.6億元,實施15個中小河流治理項目,綜合治理河道68公里;投資1.6億元,實施16個安全生態水系項目,建設安全生態河道112公里。此外,德化縣還加強山洪溝治理,建設雷峰鎮雙芹溪重點山洪溝防洪治理工程,治理河長2.4公里;計劃投資1001萬元,實施美湖鎮重點山洪溝防洪治理工程,預計于9月份開工建設。
防洪工程 夯實防汛“安全堤壩”
7月31日,在浐溪南埕前鋒段河道治理工程現場,挖掘機來回穿梭,施工人員忙著堆石砌墻。據了解,該河道治理工程全長6.06公里,包含干流浐溪段及其3條支流,施工內容包括疏浚河道、新建堤防、舊堤加固等,于2022年11月開工建設,計劃工期18個月。“工程建成后,可增強行洪能力,保護河道兩岸群眾生命財產安全,同時也能有效改善沿岸人居環境及生態環境。”德化縣水利工程質量與安全站副站長劉明森說。
“全縣大部分河道這5年都有大的變化,防洪工程、河道治理、安全生態水系等水利項目建設,防洪標準得到很大的提升。”上涌鎮綜合執法隊長黃慶明此前長期從事水利工作,主要負責閩江防洪工程德化段(二期)項目現場管理,該項目覆蓋龍潯鎮、三班鎮、蓋德鎮等鄉鎮。黃慶明介紹,閩江防洪工程德化段(二期)建成后,最明顯變化的就是三班鎮奎斗村、龍潯鎮丁溪村16、17小組,因地勢較低,以前稍遇暴雨就會內澇甚至漫到村民家中,自去年12月主體工程建成后,這些情況就沒再出現過。
2018年以來,德化縣完成投資2.48億元的閩江防洪工程德化段建設,建設防洪堤長14.45公里;投資1.65億元建設閩江防洪工程德化段(二期)項目,也于去年12月份完工,建設防洪堤長7.72公里,筑牢德化縣防汛“安全堤壩”。
今年,德化縣計劃投資0.95億元,實施閩江防洪提升工程德化段(一期)建設,項目涉及5個鄉鎮、6個堤段,目前已獲省發改委可研批復,正抓緊開展前期工作,力爭12月底完成施工招標并開工建設。(林婉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