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29日,德化縣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揮部最新發布:29日12時起將防暴雨Ⅱ級應急響應提升為I級響應,預計今天下午到明天仍有大雨到暴雨。提醒群眾們注意防范強降水可能引發的城鄉積澇、山洪暴發、山體滑坡、泥石流等次生災害。
經過暴雨的沖刷,許多山區的道路、山坡變得“脆弱”。為防范強降水可能引發的次生災害,德化縣各鄉鎮、部門深入地質災害點對隱患開展拉網式排查,通過回巡防災點與高陡邊坡、拉警戒線設警示牌、清淤泥通渠道、走訪轉移群眾等舉措,做實做細防范工作,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。
龍門灘鎮組織鎮村干部115人再次對地災點、高陡邊坡、低洼地帶、臨溪臨河地帶、危舊房屋進行全面拉網式排查,對存在風險隱患的及時警示、疏散人員,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。
29日,龍門灘鎮鎮村干部查看受損房屋及道路(圖片來源:德化縣龍門灘鎮)
潯中鎮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先鋒模范,配齊防汛隊伍力量,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,下沉鎮村干部227人,組建應急后備隊34人,民兵應急隊30人,環衛保障隊8人,黨員干部、黨員先鋒隊182人,防抗臺風一線指導員1人全面深入一線抗臺搶險。同時,該鎮出動清理隊伍24支,清理人員315人次,清理障礙3處,城鎮清淤3起,排澇3處,及時落實有效舉措,確保居民暢通。
潯中鎮祖厝村干部到山體滑坡的村民家設立警戒線(圖片來源:德化縣潯中鎮)
雷峰鎮全體鎮村干部119人進村入戶,對轄區易塌方路段、河道溝渠、低洼地段、排水口及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了“拉網式”排查,重點查看群眾有無受災、房屋受損、農作物受損及道路損毀等基礎設施受損情況,并在積水點、危險路段、易滑坡等危險區域設置警示標志。同時,各村組充分利用微信群、微信公眾號、大喇叭等宣傳媒介及時推送最新天氣預警及強降雨天氣安全知識,切實提高群眾防范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。
7月29日下午,雷峰鎮雙芹村掛村領導帶領工作隊、村干部深入山體滑坡、路面塌方等危險區域巡查情況,拉好警戒線(圖片來源:德化縣雷峰鎮)
上涌鎮組建18支黨員先鋒隊,充實鎮村干部123人,開展救災防災減災工作,全力推進道路清障4起、搶通道路5起,搶修電力故障6處,清除房前屋后溜方6處,疏通堵塞溝渠16處,并在地質災害點、高陡邊坡等危險區域拉起警戒線,避免群眾誤入。
上涌鎮鎮村干部在劉坑村高陡邊坡戶處設置警戒線,防止人員回流(圖片來源:德化縣上涌鎮)
葛坑鎮黨委組建“黨員應急突擊隊”13支103人,深入地質災害點、高陡邊坡、低洼地帶、危舊房屋、工棚等危險區域開展災后“回頭看”,確保風雨過后群眾生命財產安全。
葛坑鎮趁洪水消退之機及時對危險橋面采取拉警戒線等阻斷措施(圖片來源:德化縣葛坑鎮)
桂陽鄉下沉領導干部288人次,對地災點、高陡邊坡26處、多處低洼地帶、臨溪臨河地帶和危舊房屋開展拉網式排查,累計設置警戒線22處,清除受阻道路16處,累計疏散轉移群眾83人次。
湯頭鄉組織鄉村干部、志愿者50余人,對山洪風險點、地質災害隱患點、高陡邊坡共150處再次進行全面排查,投用8臺廣播設備全天候循環播放雨情、水情、汛情,動態進村入戶、進企業、進工地宣傳普及防災避險知識,囑咐群眾加強對房屋及周圍狀況的觀察,增強警戒意識。
記者從德化縣自然資源局獲悉,截至2023年7月29日16時30分,德化縣災情4起,險情0起,無人員傷亡;累計轉移受威脅群眾2745人,累計巡排查隱患點353處、高陡邊坡1754處、出動專業技術人員23組72人次,群測群防4872人次,房屋損毀10平方米,經濟損失3.1萬元。(林婉清)